2023什么年(2023什么年是兔年吗)
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2024年是属什么年?
- 2、2024年是什么年?
- 3、2024年是什么年
2024年是属什么年?
2024年是属农历癸卯年,也可以说是兔年。
2024年为癸卯年,此年的生肖属相为兔,因此人们习惯将这一年出生之人称作水兔之命。2024年属于十二生肖的兔子年,在风水命理历法来说,岁次属于“癸卯”。
2024兔年风水为“癸卯”年,天干属于“癸水”,地支则属于“卯木”,纳音属于“金”。以二十八星宿中“井宿”值年。因为2024“癸卯”年天干的五行属于“癸水”,所以这一只十二生肖“兔子”,属于“水兔子”。
公元2024年,公历平年,共365天,53周。农历癸卯年(兔年),闰二月,共384天。21世纪第3个10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。由于该年闰月,所以在农历的1年里有2个立春。故称之为双春年。
2024年度记事:
2024年亚足联亚洲国家杯将在我国的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重庆、成都、西安、大连、青岛、厦门、苏州等10座城市举办。
2024年4月20日——2013年后全世界第一次全环食。全环食带在开始和结束的两段(印度洋南部和太平洋中部)是日环食,中间都是日全食。
陆地包括澳大利亚最西北角、东帝汶、印尼东部部分地区。马来群岛、澳大拉西亚大部分都可见日偏食。中国仅海南中南部、广东中东部沿海、福建沿海、台湾可见极其小的日偏食。
2024年是什么年?
公元2024年,公历平年,共365天,53周。农历癸卯年(兔年),闰二月,共384天。2024年代的第4年,从0年代开始的第2024年,由于该年闰月,所以在农历的1年里有2个立春。故称为双春年。
癸卯年就是农历一甲子中的一个,比如1903、1963、2024•••(60年一周期) 所谓农历的干支纪年,也就是: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,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。我国古代以天为主,以地为从,天和干相连叫天干,地和支相连叫地支,合起来叫天干地支,简称干支。
天干有十个,就是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,地支有十二个,依次是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、乙丑、丙寅......(也就是天干转六圈而地支转五圈,正好一个循环)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,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,叫做一甲子。
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、月、日、时的序号,周而复始,不断循环,这就是干支纪年法。
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。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。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,周而复始,循环记录,这就是俗称的"干支表"。干支纪年以每年立春换年。
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十个符号叫天干;
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十二个符号叫地支。
干支纪年传说出自黄帝时代。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,始行于王莽,通行于东汉以后。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。可是,这就是岁星纪年, 岁星是颗真实的天体所以用岁星所在纪年,干支表示十二辰(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)。木星11.862年绕天一周,所以岁星约85年多走过一辰,这叫做"超辰"(刘歆提出)。此时,干支纪年也有使用,在颛顼历上,西汉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年)是太岁在丙子,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。汉成帝末年,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,把太始二年(前95年)从乙酉改变为丙戌。由此知,西汉时期的干支纪年存在与太岁纪年转换的一些混乱。到东汉时,历学者没用超辰法。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在太始二年表面一样。汉章帝元和二年(公元85年),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。从此干支纪年固定下来,并一直延续至今未再混乱。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日的表现方式起源于夏代,商周沿袭,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牛骨残片。
2024年是什么年
2024年是兔年。
兔年是根据中国传统历法来确定的,生肖中的“兔”对应着十二地支中的卯,兔年即卯年,每十二年作为一个轮回。兔在十二生肖中,排行第四。与十二地支配属“卯”,故一天十二时辰中之“卯”时---清晨五时至七时,又称“兔时”。
兔年传说:
传说中月宫里有一只白色的玉兔,她就是嫦娥的化身。因嫦娥奔月后,触犯玉帝的旨意,于是将嫦娥变成玉兔,每到月圆时,就要在月宫里为天神捣药以示惩罚。玉兔就代表着月宫。被贬在月宫的是蟾蜍,蟾蜍和玉兔为什么同被贬在月宫,那是因为它们有一共性――繁殖速度很快,能多生子。
因而在古代风俗中,玉兔不仅代表月亮,也是多生子的象征,古时姑娘出嫁前都有拜玉兔的习俗,以求多子多福。兔年也因此被喻为婚配之年,为的就是祈祷美好生活。这只是一个生肖的传说,而这一传说已经深入民心了。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
-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